PG电子7月8日,“从日出到星野——2025杭州24小时影像大赛”正式启动。作为大赛配套公益宣传项目,“宝藏影像发现计划”由杭州市文化馆(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、潮新闻·钱江晚报共同发起,为杭州众多爱好摄影的市民朋友们提供了作品展示的机会。只要你生活在杭州,并且喜欢摄影,愿意与我们分享你的摄影故事,就可加入“宝藏影像发现计划”。
本月,让我们一起来听听“宝藏影像推荐人”蔡杰宁、肖奕叁、罗牧洋等三位摄影人的摄影故事PG电子。
本月,让我们一起来听听“宝藏影像推荐人”蔡杰宁、肖奕叁、罗牧洋等三位摄影人的摄影故事。
蔡杰宁: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商业摄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PG电子,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,杭州市西湖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
在多年专注于人文纪实摄影的过程中,蔡杰宁的镜头始终对准着平凡生活的肌理,捕捉那些易被忽略却富有情感的时刻。在创作中,他坚信影像的核心力量是真实与温度。因此,他记录市井烟火、街头巷陌,记录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情感流转。通过这些影像作品,他试图探讨人与环境、传统与现代、个体与时代之间的联结,定格那些稍纵即逝的“决定性瞬间”,揭示平凡中的不凡。这次他与大家分享的作品拍摄于英国街头。“作品画面中强烈的现场感与时间沉淀感,在我的理解中,其实是一种视觉语言,可以引导观者凝视细节,让大家充分感受到画面之外的故事与情感张力。”蔡杰宁说PG电子。
在城市风光摄影领域中,长焦镜头以其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表现力,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。肖奕叁将他拍摄惯用的超长焦镜头形容为一支精准的画笔,“很多人觉得城市摄影就该用广角,但长焦教会我,真正的城市之美往往藏在细节里。”他以敏锐的视觉捕捉城市风貌,用艺术与技术交织的方式,将古老与现代、宏伟与细腻融汇于画面之中。在肖奕叁的镜头下,城市不再是冰冷的混凝土森林,而是一本等待解读的视觉诗集,“应该说观察力的深度才是摄影的本质,这些年在城市中取镜教会我的,是如何看得更专注、更深入,城市风光摄影的使命就是让熟悉的事物重新变得陌生。”
罗牧洋: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专业,摄影作品曾被中国乡村摄影艺术中心(泥美术馆)、摊美术馆收藏
作为一名在杭青年摄影爱好者,罗牧洋从视觉文化研究的专业角度出发,创作了不少主题性较强的摄影作品。这次罗牧洋为大家带来的一组作品拍摄于2024-2025年,其拍摄主体大多来自于他日常生活中的见闻。对于这组作品,罗牧洋表示,这是一个还在进行中的创作。其主题与他日常的阅读和感受有极强的关联性。他希望通过摄影创作,探索如何用影像表现当代生活中的数字媒介,思考并记录“媒介”是通过何种方式渗透、扩展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“当‘媒介’成为了环境,我们的生活是变得更自由、便利,还是变得更麻木与疏离?”在罗牧洋眼中,摄影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式,更是一种思考、解构当下社会问题的手段。
三位宝藏影像推荐人从个人艺术视角出发,在摄影创作中融入细腻的情感,让我们在交织的光影中见证摄影的力量。有人认为“摄影是情感的容器”,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PG电子PG电子,如果摄影人能始终坚持以沉静的姿态观察世界,用影像传递温暖与力量,那正是我们推出这个计划的初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